
设在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点。 本报记者 李鲲鹏 摄

在游戏中学习科普知识。本报记者 海坤 摄

社区居民参加宣传活动。本报记者 海坤 摄
垃圾分类精耕细作 资源循环点废成金
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8.5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7.64%
据互联网数据,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日产生生活垃圾1~1.2公斤,而银川市人均日产生量仅0.8公斤,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我市显著的垃圾分类减量成效。
自2017年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以来,银川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如今,垃圾分类试点广泛覆盖小区、学校、公共场所,配备100台垃圾分类收集车,专门负责试点小区及示范片区的分类运输,彻底解决了分类投放后混装运输的难题。
垃圾想要分得开 绿色理念要树牢
2024年,银川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走进银川市的多个小区、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不同颜色标识的“四分类”垃圾桶。然而,非试点小区仍存在居民垃圾混装现象。“全家的垃圾扔在一个桶里,这样垃圾的收集速度就很快,垃圾在家中停留的时间也更短,随手一扔也成为了习惯。”兴庆区居民张玉凤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好处确实听了不少,自己也试着在家分了一段时间垃圾,可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尝试一段时间后便放弃了。
张玉凤说的垃圾分类难点在于餐厨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从银川市规定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分类来看,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占比超90%,其中厨余垃圾占比更是超60%。厨余垃圾分类存在两大痛点:一是按规定不能套袋,需直接倒入垃圾桶,清理残液、异味麻烦;二是变质快,夏季需多次倾倒,否则家中易生异味。其他垃圾产生量少,在无强力约束下,混装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不过,西夏区朔方路街道217小区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老旧小区,这里绝大多数居民坚持分类。走进小区没有看到常规的垃圾桶,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集中垃圾分类站,垃圾站醒目的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出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每日7时~9时、18时~21时,垃圾分类指导员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同时,社区还通过网格员长期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
“通过宣传我了解到大部分的湿垃圾集中收集用于养殖黑水虻,这些虫子作为饲料可以喂养动物。其他垃圾能够作为燃料,用于发电有利于城市发展,资源垃圾能够回收利用造福群众生活,有害垃圾也有去处,通过无害化处理以后得到妥善安置。”居民刘女士说,几乎所有的垃圾都能发挥作用造福社会,只有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这件事才能有动力坚持下去。
分类的垃圾“浑身都是宝”
在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超60%,其去向备受关注。山高环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银川项目公司(以下简称“山高环能”)作为银川专业处理餐厨垃圾的企业,每天都会安排印有“山高环能”字样的收集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不仅收集餐饮商铺的餐厨垃圾,还从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及片区回收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这些曾令人避之不及的“泔水”,经专业处理后,实现了全面回收利用。
在山高环能的预处理车间,餐厨垃圾进入卸料口后,通过三相分离除杂、破碎处理,分离出的水、油、渣料分别经密闭管道和金属罐运输,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经专业设备分离,餐厨垃圾产生的70%污水,经深度过滤处理达到一般生活污水标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达标排放;其中价值最高的约5%油脂部分,每吨可售约5000元,被运往外地专业企业,用于生产生物质煤油、柴油等。山高环能总经理助理韩文涛说,过去最头疼的就是分离油脂以后产生的废渣,大约占到15%,这一部分尝试过制作化肥、饲料等都不太成功,填埋处置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终该公司从外地学习了用食物废渣养殖黑水虻的技术,黑水虻是一种常见的果蝇,它的幼虫可以吃掉各种有机垃圾,黑水虻作为鱼虾饲料每吨售价1000元~2000元,也成为了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产物。
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则被运往银川市黄河东岸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及焚烧发电厂,为城市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建立垃圾分类长效化机制 提升产业链价值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工作,分的越细产业链就越有价值。
在银川绿巨能公司的分拣场地,来自全市的废旧衣物在这里被再次分拣。“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为夏装统货、鞋子统货、春秋冬装统货、羽绒服统货、丝绵统货,分得越细价值越高。”银川绿巨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该企业全新启用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已在银川三区布局120个回收站点,配备151名专业回收员,日均处理量达数吨,预计年回收量超万吨。分拣中心搭载智能化分拣设备,实现废旧纺织品高效分类,预计每年可减少3万吨碳排放,成为宁夏首个集分拣、加工、仓储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再生资源枢纽,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位于贺兰县洪广镇的徽仁(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承担着全市装修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任务,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第一次破碎,接着输送至反击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然后送入振动筛筛分,颗粒大小满足要求的由输送带运至仓库储存,不满足要求的重新进入破碎程序。经过反复破碎,水泥块会变成6种规格的颗粒,分别储存于6个仓库。破碎后的颗粒可以出售给建筑材料商,或者就地加工成30多种砖,日处理能力3600吨。
打造“无废城市”是银川践行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为此,银川市构建起全方位长效考评机制,从体制机制建设等10个维度细化出50项具体指标,将6个县(市)区、24个街道,以及32个成员单位、46个责任单位全部纳入系统化管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精细化迈进。
目前,银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银川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8.56%,无害化处理率100%,资源化利用率67.64%,提前完成预期目标。未来,银川市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通过宣传引导提升群众树立垃圾分类意识,让银川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鲲鹏
相关文章:
开发区:机制联动保安全 隐患清零护民生07-04
银川“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07-04
河南洛阳蔡店乡:酒乡酒香悠久远,奈何酒糟乱堆变污染07-02
燃气安全进社区,寓教于乐普及燃气安全知识06-21
人民币,大消息!06-21
央行宣布!人民币,大消息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