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全球首发,复旦大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0:10:00    

IT之家 4 月 2 日消息,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 32 位 RISC-V 架构微处理器“无极”。

据介绍,该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 5900 个晶体管的集成度,并在国际上实现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是由复旦团队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使我国在新一代芯片材料研制中,占据先发优势。

“反相器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逻辑电路,它的良率直接反映了整个芯片的质量。”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介绍,二维材料不像硅晶圆可以通过直拉法生长出高质量的大尺寸单晶,而是需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来生长,这就导致了材料本身的缺陷和不均匀性。本项研究中的反相器良率高达 99.77%,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这是一个工程性的突破。

▲ 将 ENIAC 和 Intel 4004 以及无极诞生年实现了加法上的运算联系

团队通过柔性等离子(Plasma)处理技术等低能量工艺,对二维半导体表面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高能粒子对材料造成的损害,充分发挥出二维半导体的优势,也确保芯片质量。

另外,成果产品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团队通过严格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测试,验证了在 1 kHz 时钟频率下,千门级芯片可以串行实现 37 种 32 位 RISC-V 指令,满足 32 位 RISC-V 整型指令集(RV32I)要求。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的验证结果,均达到了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 4 月 2 日晚间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 RISC-V 32 比特微处理器》(“A RISC-V 32-Bit Microprocessor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s”)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IT之家附论文链接:

相关文章:

Slate打造低价个性化电动皮卡,起价低于2万美元04-25

创意宣传短视频走红 创作者:湖北文旅很宠人04-24

中国电信成功立项业界首个DevSecOps国际标准提案04-23

沈遂高速 Ⅵ-Ⅱ 标常庄枢纽互通桥面铺装及护栏施工圆满完成04-22

全球首款量产自驱动露营拖车:Pebble Flow今春交付04-22

为溶血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专家团队在《细胞》发文04-20

统计显示微软Xbox One和智能电视是运行Xbox云游戏最多的设备04-20

制造商Vifa公布搭载ChatGPT AI助手的Helsinki 2.0便携音箱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