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向雨航
2025年8月7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的“‘政医企资’协同赋能(运动医学)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认定资助,由北大深圳医院牵头,联合政府、企业、资本及科研机构共建,旨在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研—临床—产业”转化全链条,解决技术落地难、医企对接不畅等痛点,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市运动医学“三名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指出,运动医学作为融合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近年来在运动损伤修复、康复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成果,但普遍面临“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瓶颈。一方面高校研发的技术往往缺乏临床适用性验证,导致转化率低;另一方面,企业则因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因而望而却步。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落地到市场需求迫切。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通过优化整合技术、人才、资本、场景等要素,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主任张新涛介绍,中心旨在打造中国运动医学产学研转化全生态链服务平台,主要聚焦三大核心任务:
一是作为“创新试验场”,推进技术验证与优化。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早期运动医学技术,如新型生物材料、智能康复设备等提供临床前验证平台,降低研发风险。
二是作为“合作孵化器”,促进医企协同创新。计划通过“医企联合实验室”模式,匹配医疗机构需求与企业技术能力,推动定制化产品开发。
三是作为“资源链接器”,推动资本与产业对接。引入投资基金和产业链资源,加速成熟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培育本土运动医学创新企业。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当“翻译器”和“加速器”,把医生的临床需求清晰传递给企业,把实验室的“天马行空”落地为市场认可的方案,同时为投资机构筛选出经得起考验的“真金”,加快运动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的无缝衔接。
通过“概念验证”机制,该中心将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设备及专家支持,比如,对创新型人工韧带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对AI运动康复系统开展临床效果评估,对体卫融合运动处方建立运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协助团队完成产品注册申报路径规划等等,让更多临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起飞”。
在“政医企资”协同赋能(运动医学)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不同领域代表,就依托深圳市运动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打造“政府引导、医疗机构牵头、企业参与和资本助力”的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运动医学产业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深圳打造运动医学创新高地。(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相关文章:
国内首家运动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在深揭牌 “政医企资”协同赋能运动医学产业化08-08
福州将每年重点培育30家新质生产力领域上市后备企业07-28
停电!涉及齐齐哈尔这些地方07-27
从签约到落地投产不足3个月 新疆泰和胜祥新能源有限公司首批风电塔筒下线发车07-27
一粒砂矿到锆钛合金的“变身”之旅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