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揭晓,看看有你认识的老师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1:32:00    

今天(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通过选树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典型,集中展现新时代上海教师队伍立德树人、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新风貌,激励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教育强市提供坚强师资保障。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名单近日揭晓,让我们走近他们,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教育就是为了美好生命的延续

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晓燕

王晓燕(中)

从教32年,王晓燕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幼教岗位上,将全部热爱倾注于幼教事业。她常说:“教育就是为了美好生命的延续。”

她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践行“德智融合”教育理念,将教育的初心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用爱润泽童心。她引领团队开展“人文行走”,联动家庭与社区,与团队打造“行走地图”,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身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她以教育科研为引擎,赋能教师发展。作为延吉幼儿园教育集团理事长,她创建了集团“个性化工作小组”,创新“一图看懂”的工作流程,为区域乃至上海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她创新“金钉子管理层”“一组双长”机制,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并带领团队摘得多个市区教学大赛和教学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助推园所保教质量跃升。由她打造的“师德演播室”“书香延吉”等品牌,让劳模精神浸润师心。

“奔赴每一份需要,守护每一份信任。”王晓燕带领优质师资奔赴农村和贫困学校帮困带教,远赴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助力幼教提质增能,贡献“上海智慧”。

在矩阵世界中诠释数学之美,书写科教传奇

上海大学张量与矩阵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王卿文

王卿文

王卿文从教38年,一直坚守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一线。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领军人才,他潜心立德树人,严谨治学,诠释“数学之美”,在矩阵世界中不断探索,以坚守、创新和奉献书写科教传奇。

他扎根教学一线,秉持“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的理念。他年均主讲170多学时本科生课程、50多学时研究生课程,学生评教全优,培养出16名博士后、33名博士和63名硕士。在教学改革中,他勇立潮头,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打造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数学探索与发现》课程视频在学习强国上线,播放量达250万次。王卿文主编的《线性代数》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他曾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诸多荣誉,并领衔“上海教育系统王卿文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科研领域,他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潜心钻研矩阵代数及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在国际重要数学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入选全球顶级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终身影响力科学家、连续11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精益求精,培养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实训中心教师李不言

李不言

李不言14年如一日坚守实训教学一线,将座右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化为育人实践,培养了一批批印刷领域高技能人才。

他坚守匠心,通过千百个精心设计的技术“陷阱”,锤炼学生“避坑”的能力,帮助学生架设攀上技能顶峰的坚实阶梯。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各评分点的最低分值为0.25分,最高分值也只有2分,世界各国顶尖选手的水平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想要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只能一分分“死抠”。他是追求极致的“细节控”,经常能看到他在实训室为零点几分的动作反复尝试。他常说:“技能就是一板一眼,不能有任何含糊,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底气、有信心、有实力。”

他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架起一座座“职教出海”的技能之桥。这位技艺精湛的“金牌教练”,更是心怀学生的“桃李培育者”,由他指导的学生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亚季军各一个、全国技能大赛冠军两个、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九个,用“爱心、匠心、初心”展示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风采。

扎根农村教育32年,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宝英

吴宝英

从土生土长的嘉定“农村娃”,成长为上海市特级校长、最美校长,“扎根农村教育”是吴宝英32年不变的信念。

她发挥钉钉子精神,三顾茅庐请来中国杰出民乐指挥家、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等专家手把手带教,让农村娃实现“学好民乐”,享受卓越的艺术教育。学校多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两名学生荣获宋庆龄奖学金,学校艺术组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她先后担任三所农村学校的校长,主持3项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用联片教研、灵动课堂、尚美教育等举措推动学校整体改革,引领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劳技教育中心”“全国特色学校”等称号。作为学区集团办学的先行者,她连续十年担任南翔学区小学学段负责人,用“一题多课N个案例”教科研联动法提升全体小学教师的智慧,引领四所小学共7名教师被评为嘉定区“双名工程”工作室主持人,助推南翔学区获评首批上海市示范性学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她曾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育德之星、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宣传典型等荣誉。

以爱浇灌智慧护航,守护“迟开的花朵”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志萍

沈志萍

沈志萍投身特殊教育33年,致力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工作。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和专业支持,见证了无数“迟开的花朵”绽放光彩。

她家访贫困家庭,关心情绪失控的孩子,陪伴癫痫发作的学生,用爱温暖残障学生心灵。她用高科技赋能学生康复,给更多家庭带去希望。她与时间赛跑,十年磨一剑完成九个年级《生活语文》教材编写任务,破解了“教什么”的困惑。她从个案着手,探索个别化教育实施路径,优化课程实践模型,解决了“怎么教”的难题,创新了特殊教育实践范式。她重视自闭症儿童教育,开展基于循证实践的研究,创立IDEAL教育模式,出版了一系列课程资源,开发专业培训课程,填补了国内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领域的空白。

作为融合教育的推动者,她致力于将特教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泛的教育体系,助力普校提升特教质量。2020年,上海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导中心落户培智学校,她从研究、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着手,面向全市开展专业研训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了上海自闭症儿童教育品牌。她始终坚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对生命最美的礼赞”。

满腔热忱坚守讲台,被誉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引路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军

张军

“骨子里满是对学术和教育的热忱。”这就是张军教授的真实写照。这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文科顶尖人才从教37年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学术造诣,潜心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经济学栋梁。

2009年,张军罹患急性白血病,历经骨髓移植后虽右眼失明,仍以顽强毅力重返讲台,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悉心培养学生。他分别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次,还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首届上海杰出人才等荣誉。他培养了诸多优秀青年学者,多位学生已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在经济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上,他照亮了无数青年学子通往学术殿堂的光明之路。

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复旦大学“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学科排名位居QS全球第31位,他还在学院首创经济学专业本科全英文荣誉项目(UIPE),改革培养模式,精心打造国家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崇高的教育情怀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放大镜”下见教育,让每位学子绽放人生精彩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中学英语教师陈伟

陈伟

秉承“适性育人,让每一个孩子收获生命的自信”育人理念,陈伟在普通高中默默坚守近40年,其间担任班主任36年。他用“放大镜”的视角挖掘学生的优点,彰显英语课堂的温度,让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能绽放人生精彩。

他是学生启智润心的知心人,平时赞美多、指导多,用认可引航学生成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即便学生取得再微小的进步,陈伟都会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他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理念聚焦到日常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积极参与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尽管他的右眼视力严重受损,但他仍坚持戴着老花镜,将作业凑到距离眼睛10公分的位置,仔细阅读,用红笔认真标注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一丝不苟地批改每一份作业。

在英语教学中,他针对低起点学生,因材施教,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他教学成绩突出,辅导学生多次获区级以上奖项。在他的引领下,他所带的班级都具有鲜明特色——自信阳光、温馨和谐。令他最骄傲的是,毕业多年的学生返校时,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

从三尺讲台到教苑宏图,让每个生命向光生长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飞

周飞

在33年教育生涯中,周飞在基础教育领域深耕不辍,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接任曹杨二中校长后,他坚持以全面育人为核心,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他坚持培根铸魂,设计“劳动三重奏”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基层立法实践点活动。他坚持五育并举,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搭建“三级星云科创体系”,完善拔尖创新人才长链条育人机制,使学生在科创比赛和高中学科奥赛中捷报频传;以“五好”(选好苗、跟好人、踢好球、读好书、引好路)育才理念培育女足,同时重视美育,让艺术之花绽放。他坚持雁阵领航,秉承“办大众化优质教育”的初心,共享优质课程、师资,启动“群星计划”,带动11所成员校提升办学品质,曹二教育集团已发展为涵盖1.5万名学生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让更多学子享受优质教育。

作为历史老师,他坚持师道传承,打造名师引领的“师·道讲坛”和课堂实践的“化育讲堂”,以“赋能式指导”助力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曹二教育集团内多人获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带动区域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

39年如一日,将晦涩物理讲成爆款好课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大学物理》课程团队负责人顾铮先

顾铮先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顾铮先以39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新时代教师的育人传奇。他年均教学超800课时,连续多年位居全校教授之首,用一支粉笔、一堂好课,将晦涩的《大学物理》讲成学生心中的“爆款”。“学大物、选老顾”成为学子间的口碑。

作为课程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大胆创新,推动《大学物理》课程先后获评上海市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于2023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他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生动的讲解,让物理知识“活”起来。2021年,一段“课前反复改图”的视频登顶热搜,火遍全网,3000多万次的阅读量背后,是他对教学细节的极致追求。

他将思政融入课堂血脉,以钱学森归国科研、“中国天眼”建设等故事为教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2021年成立的“顾铮先课程思政工作室”,更将育人经验辐射校内外。即便身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他仍强忍病痛坚守讲台。

他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2018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评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但对他而言,最珍贵的勋章,是学生眼中的求知光芒,是教育信仰在代代传承中绽放的永恒光芒。

当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做生命密码的破译者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院士

高绍荣(左二)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他治学严谨,承担多门本研课程教学,其中《干细胞生物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作为核心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他和团队教师积极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同济大学“优良学风标兵班”称号。他为国家干细胞领域储备优秀人才,一批学生迅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他带领同济大学生物学学科于2022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作为团队负责人,他领衔的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坚持面向人民健康问题开展科学研究,长期致力于细胞干性与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研究。以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等。他带领团队系统揭示了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组上核心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重编程规律与调控新机制,相关成果曾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人物事迹按姓氏笔画排序)

原标题:《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揭晓,看看有你认识的老师吗?》

栏目主编:樊丽萍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 储舒婷

相关文章:

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揭晓,看看有你认识的老师吗?09-10

学生被嘲“唐人”,一老师当场怒斥!09-09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被罚66.5万,责任人被罚4.5万09-08

“上海合作组织是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09-05

华龙区义务教育学校平稳有序开学 开启新学期奋进篇章09-01

从“零”到“亿”,他打造出贵阳现象级演艺IP→09-01

星光教育集团:与智慧企业深度对话,赋能教师培训提质08-28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