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文章网 网站地图

智驾导致的事故车企要不要负责?一线城市头部汽车媒体联盟来点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近日,小米SU7在安徽境内高速公路上发生碰撞后燃爆,并致三人死亡的事件引发大家的强烈关注。

小米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出事前17分钟左右,驾驶者开启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随后在高速出口不远处遇上道路施工改道,车辆撞上了隔离带水泥桩,引发惨剧。智能驾驶导致的事故,车企要负责吗?一线城市头部汽车媒体联盟来点评。

潮新闻·钱江晚报汽车部主任赵瑛认为,无论是车辆本身问题,还是人为操作的问题,面对重大交通事故,真正负责任的车企都会深入研究引发事故的各项原因,沃尔沃在五十年前就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对每一起事故深入分析,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并为日后的车型开发提供重要依据,“在智能驾驶技术蓬勃发展却也备受争议的今天,对每一起事故揪住不放,刨根问底,正是为了让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让驾驶更安全,毕竟创造零伤亡零事故的交通环境才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汽车产经部主任高南佳认为,不成熟的车与不成熟的车主亦相逢,便酿成无数离奇车祸。不成熟的车是那些毫无造车经验的所谓科技公司弯道超车的成果,他们缺乏对造车应有的敬畏;不成熟的车主是被各种信息不对称颠覆了认知,对车企所有夸夸其谈都信以为真的人。所以当车子还没有足够智慧时,我们先不要提前“智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汽车融媒部主任吴海云认为,目前我国律法规定,L3以下车型交通事故第一责任人是司机本人,而现在的智驾是当驾驶者接管车辆时,自动驾驶功能就会自动退出,这就要看驾驶者的驾驶能力和反应能力了。“”以前段时间的事件为例,试问哪位司机能够在时速一百公里左右的前提下看到危险,然后在两秒钟内接管车子呢?所以站在消费者角度,我们觉得真正的自驾应该是为驾驶者提供绝对的安全躲避及应急反应的驾驶方案。”

大河报·豫视频汽车事业部副总监解元利认为,部分车企对于智驾的夸大宣传,消费者对于智驾的认知模糊,会使得一些消费者将智能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来开,从而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作为车企,在避免夸大宣传的同时,更应该对于消费者睡觉开车、手离方向盘的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安全必要的处理,而不是漠视消费者这样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这样或许才能使整个驾驶变得更加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新野县法院:深化府院联动 携手提振消费04-30

洞穴探险,谁为安全事故买单?04-30

十城共举促消费,健康乳品正当时——2025乳业嘉年华、世界牛奶日•全国乳品营养周系列活动应势启航04-28

酒后驾驶、事故后逃逸……这15人被终生禁驾04-28

2025上海车展的三个关键词:辅助驾驶、性价比,AI生态04-27

上海车展,看到中国的开放气质|九派时评04-26

第三届科交会今日启幕,汇聚2578件创新成果04-26

品牌跨界联名三重天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