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勇(右)带领团队讨论病情。青岛早报记者 周少凯 摄
学科介绍
青岛市市立医院泌尿外科是青岛市卫生系统第一批重点学科,现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卫生部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准入专家委员会成员、青岛市临床重点学科、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分会主委单位、青岛市医学会膀胱癌学组组长单位。学科坚持以强化腔镜及微创技术、完善亚专科建设为基础。现已有男科、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生殖系肿瘤、尿控及盆底疾病、肾移植六个亚专科,影响力辐射山东省及周边地区。 泌尿外科中心共设两个病区,分别为本部泌尿外科、东院泌尿外科。床位89张,年门诊量50000余人次,出院人数近5000人次,手术量近4000台,其中微创手术占比达80%以上。
在手术室的观片灯前,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前列腺疾病亚专业负责人贾勇用激光笔指向一张前列腺解剖图:“这里密集分布着控制排尿和性功能的神经束,传统手术中极易损伤。”灯光聚焦处,纵横交错的神经血管如同精密电路——这正是前列腺手术被称为“泌尿外科珠峰”的原因。一直以来,青岛市市立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始终坚持以引领区域内泌尿系诊疗发展为己任,紧跟精准医学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亚专业建设,凝练学科特色,深耕技术创新,以更优方案帮助患者摆脱泌尿系统疾病困扰。作为山东省最早成立的前列腺疾病亚专业,该中心前列腺手术超过800例,技术实力领跑胶东半岛。
细分专业聚学科合力
青岛市市立医院泌尿外科中心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学科亚专业的不断细化,成为掌握层出不穷的突破性技术、提升专业化诊疗水平的关键。近年来,泌尿外科中心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探索引进和应用临床新技术,成立前列腺疾病亚专业、结石疾病亚专业、尿路上皮癌亚专业、肾脏肿瘤亚专业、肾上腺疾病亚专业以及盆底与尿控亚专业等。各亚专业错位发展、纵向深入,在做专、做精本亚专业的同时,又横向融合成为泌尿外科这一大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致力于打造区域泌尿外科专业医疗高地。
随着内窥镜、腹腔镜在临床上的普及使用,泌尿外科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通过引进一系列新型先进设备,为学科进阶微创化、智能化新阶段提供了有效助力。“对于前列腺疾病亚专业来说,我们着重精细化、超微创化发展。”贾勇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前列腺疾病亚专业里面主要的两个疾病,一个是良性前列腺增生,一个是前列腺癌。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来说,微创化、超微创化、多元化是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前列腺癌,亚专业发展也极为迅速,从诊断、治疗到随访,为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努力推动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规范化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病程医疗管理。
“一个人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做一件事,看一个病,就容易把它做到极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患者看病就医时,第一个想到的品牌,让每个医生都成为各自领域里患者记得住的一张‘名片’。”贾勇介绍,泌尿外科不能微创的手术微创化、并发症严重的手术革新出少并发症的术式……一项项指标、一个个好口碑,见证着市立医院泌尿外科的亚专科建设成效。
如今,市立医院泌尿外科中心越来越多的亚专业、专病团队实现了专业技术上跟跑、并跑再到国际领跑,让患者在青岛就能享受到国际品质的医疗治疗。“亚专业建设实现了学科内部的‘术业专攻’,不仅患者扎扎实实受了益,少花了钱、少跑了路,医生也通过深耕细分专业,稳扎稳打,实现了个人专业上更好的发展。”贾勇表示,大健康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临床需求与科技创新的同频共振,亚专业建设帮助专家们在“一米宽、百米深”的赛道上,不断精进,持续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深耕精进攀爬技术顶峰
60岁的中学教师张先生在体检单上看到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数值跳升至6.8ng/ml时,职业生涯首次在讲台上走了神。“我查阅资料后彻夜难眠,既怕癌症夺命,更怕术后尿失禁让我永远离开讲台。”在前列腺亚专业门诊,贾勇触诊发现其前列腺右叶质硬结节,经检查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
面对患者“根治肿瘤且保全功能”的诉求,团队启动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预案。手术当日,贾勇在控制台将视野放大15倍,盆腔深处的神经束在3D成像中纤毫毕现。“传统腹腔镜器械只能120度转弯,而机械臂540度的旋转能力让我们在核桃大小的空间精准分离神经。”贾勇操纵机械腕避开控制排尿的尿道括约肌,完整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术后2周拔除尿管,张先生即刻实现自主排尿;两个月后复查时,他握着贾勇的手激动地说:“现在带毕业班晨跑都不受影响,这份教师的尊严是你们给的!”
此类手术的成功源于该科持续十年的技术积淀。作为山东省最早成立的前列腺亚专科,团队将机器人手术术后尿控恢复率提升至95%,性功能保留率超70%,达国内先进水平。与传统手术相比,尿失禁发生率从30%降至5%以下,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4天。
82岁的退休干部王先生曾有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十年间他的衣柜深处积压着三十多条染尿渍的衬裤。“最怕老战友聚会,有次尿湿座椅后,我谎称家里装修躲了三个月。”王先生说。子女发现老人频繁清洗床单,强行带其就医。检查显示前列腺增生至120克,膀胱残余尿达300毫升,确诊为重度膀胱出口梗阻。
“这类高龄患者常规手术风险极高,我们创新采用热蒸汽消融术。”贾勇将细如笔芯的探针经尿道置入,103℃的水蒸气瞬间穿透腺体组织。监控屏上,增生组织如春雪消融,全程仅5分钟。“就像用蒸汽蒸馒头,靶向破坏增生细胞却不伤及包膜。”手术当天,王先生出院。“他有些时候还会回来看看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人乐观了非常多。”
此类超微创技术已成为该科特色。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可在门诊完成;150克以上巨大型增生,可以采用铥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毫升以内。近三年开展的绿激光“火箭筒”剜除术,更将手术时间压缩至40分钟,复发率降至不足5%。
早筛网络里的“生命奇迹”
前列腺癌根治术让更多前列腺癌患者延长了生命时长。但临床中,近70%的前列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的关键。为此,科室全年开展周边地区的前列腺癌公益筛查,把优质筛查资源下沉到社区,让基层百姓真正获益。
今年年初,市南区体检站内,65岁的李先生在“前列腺筛查计划”中检出PSA值4.2ng/ml。“数值刚超临界值,但核磁发现可疑病灶。”贾勇坚持建议穿刺,最终确诊为仅0.3厘米的早期癌灶。经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老人如今每天在海边遛狗两公里。李先生的案例印证着早筛的价值——早期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超99%,而转移后生存率不足30%。
这样的生命奇迹源于该科构建的三级防御网:第一关社区筛查,联合社区为50岁以上男性提供免费PSA检测;第二关精准诊断,配备最先进的PSMA PET/CT,使微小病灶检出率提升40%,无痛穿刺技术将活检阳性率提高至60%;第三关个体化治疗,建立全程管理模式,从超微创消融到机器人根治术形成完整治疗链。
从达芬奇机器人突破毫米级精度极限,到热蒸汽消融实现分钟级治疗;从社区筛查网挽救的家庭,到365天不熄灯的诊室——青岛市市立医院前列腺亚专科正以技术创新重塑生命尊严。正如术后康复的张先生在感谢信中所写:“你们在方寸之地的精雕细琢,让我们得以继续丈量人生的广阔。”未来,市立医院泌尿外科中心将继续以医用机器人为核心,积极引入更多国际前沿技术,推动男科、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盆底障碍及尿控、肾肿瘤、膀胱癌、肾上腺疾病等亚专科高质量发展,帮助更多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解除病痛,拥抱健康新生活。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相关文章:
前列腺诊疗迈入“机器人精准时代”!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疾病亚专业攻坚男性健康“头号杀手”08-14
8月10日起 普通高校专科批开始网报志愿08-09
厦门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3.62岁07-23
“西安好人”邓邦莲:用医术践行初心 用仁心服务患者07-06
高温下的守护!青岛救助服务中心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送清凉07-05